fbpx

用有关死亡的对话来提高意识

BH_DrNorhisham

用有关死亡的对话来提高意识

Norhisham bin Main医生分享他的慈怀疗护事业,并说明如何与保健专业人员和马来社群展开以死亡为题的对话

Norhisham Bin Main 医生是黄廷方综合 医院老人科兼安宁 关怀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同时也是Chapter of Palliative Medicine Physicians of the Singapore College of Physicians副主席(2022-2024)。此外,Norhisham医生也出任回教医疗专业人员协会主席,致力于建立以回教原则为指导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网络。

Norhisham医生在2016-2022年担任新加坡慈怀理事会会员,并持续以顾问的身份,贡献了宝贵的时间和专业服务。Norhisham医生在慈怀疗护 领域里具有超过十年的经验,对新加坡慈怀疗护的发展有深入了解。今年一月,Norhisham医生特地抽出宝贵 时间在An-Nur回教堂进行了一场 “慈怀疗护需知101” 课程。

: Norhisham bin Main医生在An-Nur 回教堂主讲 “慈怀疗护需知101” 课程。

“活得精彩,走得自在” 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对我而言,“活得精彩,走得自在” 是充实的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各方各面。健康让我们能够追逐梦想,完成对我们重要的事。健康让我能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关系、学习和娱乐。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也包括精 神、心理和情绪的健康。

是什么促使您加入这个领域?

我在多年前有幸与彭荣新教授和刘友福医生合作。他们不仅让我学会如何照顾身体健康的年长人士,更向我展示了如何在他们日渐衰弱和面临死亡时给予看护。慈怀疗护护士在看护病患时所表现的热忱、投入和关爱,特别激励人心。重要的是,他们时时刻刻以病患为中心,将看来棘手的任务变得简单易行。

您认为 “慈怀疗护需知101” 等社区外展计划为什么重要?

大多数的病患都住在社区里。我们的社区做了很多,甚至可以做得更多。在疫情爆发期间,我们的社区自动自发地团结起来帮助别人。通过这类外展计划, 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更多支持和赋予能 力,让他们更能为社区里的病患服务。

马来社群对慈怀疗护有何误解或认识不足?

大家普遍认为慈怀疗护只是临终护理和死亡。这个迷思也存在于马来社群里。于事无补的是,医疗专业人员往往将慈怀疗护看作是在没有其他治疗选项或治疗被终止后的疗护选项。今天,我们知道慈怀疗护可以,也应该与积极治疗同时进行。积极治疗侧重于治愈和恢复健康,而慈怀疗护则帮助控制症状,使病患能够在不严重影响生活素质的情况下接受治疗。

在病患接受疗护时,有多大的程度会考虑到其宗教或精神信仰?

我们必须考虑病患的宗教信仰和心灵寄托,因为它会影响病患对治疗的倾向和决策。 它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和毅力,可以帮助病患及其家人应对艰难的疾病挑战。

请与我们分享令您难忘的事件。

有个家庭选择一致向病人隐瞒实情。当我见到病患时,他暗示说,知道自己患有严重疾病,身体也正在恶化。他的妻子本来是由他看护, 在他心目中妻子是最重要的。他想让孩子们知道,他很高兴他们在他生病时接替照顾妻子的责任。虽然病患知道孩子们有所隐瞒,但明白他们这么做都是因为害怕;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出自于家人的爱,不想让病患忧心。病患因此不怪他们隐瞒他的病情,还与我分享了对家人的爱。不幸的是,他当晚病情恶化,隔天早上就去世了。家人得知死者留下遗言让我转达,我便分享了他对我说的话,要家人不必为隐瞒病情的决定而感到愧歉,以及他仍然爱他们。这段话让孩子们肯定了父亲对他们的爱。

这些年来,公众对慈怀疗护的认知是否有所提高?

是提高了,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间。许多迷思和谬论依然存在,但也有越来越多人知道慈怀疗护,也会寻找有关的资源。在本地,仍有些公众并不知道如何寻求慈怀疗护服务。因此,确保社区里有这些相关资源是很重要的。新加坡慈怀理事会的 “慈怀疗护需知101” 计划旨在增加社区里的慈怀疗护资源。

医疗专业人员是否更愿意谈论死亡和临终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医疗专业人员都对临终和死亡的课题感到自在,更别说讨论 了。我们与临终和死亡的经验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更多人更从容地讨论死亡和临终话题?

如果难以谈论临终和死亡话题,我们可以与至亲、长者或信仰领袖谈话。找个安全和不被批判的谈话空间是重要的。因此,选择一个我们信任的人也一样重要。

您对于哪些无法进行临终话题的人有何建议?

我会建议他们反思和审视是什么原因让这件事变得这么困难或可怕。我们也应该想想看到别人安详离世的时 候,以及其原因。临终对话或许不容易,可是开诚布公的对话有助于加深我们的了解,让我们知道重疾病患需要些什么,同时通过诚实的对话巩固关系。

您希望在未来十年里在慈怀疗护领域里看到什么?

我希望看到慈怀疗护日臻普及、完善周密,让每个人都能在需要时获得慈怀疗护。

Photo: Singapore Hospice Council

Share this post

Related Posts

From the ground up

While the impact of grassroots efforts to grow compassionate communities hasn’t been measured, Woodlands Health recognises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ng to grow this social change

Read More »

The comfort of music

Founder Loh Pei Yi reflects on Project Gift of Song’s journey of celebrating life and embracing mortality through building compassionate communiti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Read More »

Contact Us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Skip to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