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减轻看护重担

photo-2

减轻看护重担

当 28 岁的 林小倩辞去工作照顾61 岁的母亲林丽沙女士时,作为家中的独生女和唯一的经济支柱的她面临了许多挑战。雅西西慈怀病院提供了实际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减轻她的负担。

林丽沙女士在8岁时被卖给了她的养父母。她没有机会上学,还经常被打。因为她有一段不快乐的童年,当她发现伴侣不忠后,毅然决定独自抚养女儿小倩。为了在白天照顾小倩, 她选择当夜班服务员。小倩长大后,她在面包店里轮班12个小时,最终能够让小倩完成理工学 院教育。
正当林女士以为自己能有更多时间与小倩相处时,她的右耳出现了听力问题,并在2020年确诊患上鼻癌。当时,小倩已经毕业和工作了几年,还有晋升机会。一开始,她经常请假陪林女士到医院进行电疗、化疗和看诊。可是,她在3个月后便辞职了。她说,“虽然我的老板能够体谅我,但我发现自己很难同时兼顾工作和照顾妈妈。”

她停止工作大约一年,并在林女士情况较稳定时找了一份时间比较灵活的工作。然而,她开始新工作的8个月后,林女士病情复发,她也再一次辞职。林女士后来无法吞咽固体食物,也没有胃口,导致看护工作更加艰难。她的听力和视力受损、面部肿痛,还容易跌倒。
作为看护者,小倩觉得其中一个挑战是必须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的新资讯。她得阅读有关林女士的疾病和症状,以及不同的药物和功效的资 料,以更好地处理母亲的症状。有些朋友出于善意提出一些代替疗法,她甚至必须找这些方面的资料,消除误区,给予母亲适当的建议。
作为唯一的看护者,小倩也承受着巨大的情绪压力。小倩说,“我妈妈确诊后,在情感上非常依赖我。她也会告诉我她感到疼痛,这令我感到无助。”有时候,小倩也想和朋友出去喘息一会儿,却会因为离开母亲而感到愧疚。

林女士在2021年12月开始接受雅西西慈怀病院 的居家护理服务。医疗团队的医生和护士定期登门探访,帮助处理她的症状。小倩表示,“护士来访时,会花很多时间跟她谈话。护士很专业,也能理解母亲的感受,并且提供方法缓解她的疼痛。”
小倩特别感激雅西西医疗团队的24/7援助热线。她说,“有一次,妈妈在凌晨时跌伤,割伤额头。医疗团队在电话里提供清楚的指示,让我能够处理她的伤口,无需送到急诊室。有时候,我也能通过医疗团队提供的指示调整她的药物,从而舒缓她的不适。”

小倩感激雅西西慈怀病院的社工为母亲提供情感支持。她也感激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如介绍她们购买津贴的医疗用品,以及她能申请的补助金。

在2022年5月下旬,林女士因为病情恶化而住进了雅西西慈怀病院,接受24/7的护理和症状管理。小倩指出,“妈妈在家时经常跌倒,疼痛很严重。住在慈怀病院让她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帮助。她也喜欢与护士、治疗师和社工互动。我也能够继续上网进修。”林女士在2022年8月14日安详地逝世。

小倩说,“在整个看护过程中,我有时会因为失去机会或觉得不被体谅而伤心。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很感激能够和妈妈共度那段时光。我要谢谢雅西西慈怀病院的医疗团队。他们就像我的朋友一样,分担了我的负担。”

雅西西慈怀病院居家护理护士(右边第一位)定期探访林丽莎女士(中) 和 小倩

雅西西慈怀病院高级医疗社工陈淑美分享与年轻看护者接触的经验

30 岁以下的年轻看护者面临哪些普遍的挑战?

在这个人生阶段,他们应该拥有较活跃的经济和社交活动;可是看护责任可能限制了这些活动。由于需要处理看护任务或陪病患复诊,他们或许只能从事兼职工作,社交活动也因为看护责任而减少。结果,他们的社交圈子变小了。由于他们目前的主要角色是看护者,他们也可能因为身份认同感到困扰。

医疗团队如何处理这些挑战?

医疗团队为看护者提供情感支持。看护者往往为了处理看护工作而将自己的需要搁置一旁。肯定和认可他们的付出,并给予他们发泄的空间和分担他们的挣扎,至关重要。他们也可能因为认为自己没有提供最好的护理而感到内疚。陪着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是重要的。
医疗团队也可能转介他们参加相关的看护者支持小组,如失智症看护者支持小组。医疗团队会在他们的看护过程中评估和探讨如何扩大他们的社交支持网。

Photo: Assisi Hospice

Share this post

Related Posts

Meaningful last moments

Through collaboration between SingHealth Community Hospital (SCH) and HCA Hospice, a palliative patient was able to enjoy his favourite activity and find comfort during the

Read More »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For frail,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who also suffer from multiple other ailing conditions, choosing conservative care with non-dialysis treatment and

Read More »

Stay the distance

A social worker shares his thoughts on burnout and self-care when facing challenges working in the palliative care space. Mr Steven Kuah is a senior

Read More »

Contact Us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Skip to content